華為如何定位、規劃和運營一家企業大學?
發布日期:
2020-12-10
瀏覽次數:
154

導讀:許多企業都在籌建自己的企業大學,外部也有各種企業大學的理念、方法和體系,那么真正有效的企業大學是什么樣的?如何定位、規劃和運營一家企業大學呢?我們來看看華為是怎么做的,任正非先生是怎么設想的吧!無論是構建企業大學,還是培訓中心,乃至一個培訓部,都是很有啟發的。

最近若干年,中國企業建企業大學的熱情一直高漲,但凡有名氣一點、規模大一點的企業,可能都動過心思,要建立自己的企業大學,商學院。關于如何建設企業大學的培訓、研討班層出不窮,關于企業大學的論壇時有耳聞,關于企業大學的論著都有好多本了……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企業大學是成功的企業大學?如何辦一所成功的企業大學?我想這是每一個HR,每一個培訓人都關心,并且在思考的大學。即使現在我們負責的組織不是大學,不是學院,只是一個小小的培訓部、培訓中心,我們也有遠大的理想——讓培訓成為業務的支撐和能力發動機。

今天我們來學習華為是如何定位和建設華為大學的,說到華為大學,最讓人羨慕嫉妒(不恨)的就是他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利潤中心,他能夠讓學員心甘情愿地自己掏錢(真金白銀)來參加學習。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實際上,和任正非對華為大學的建設思路有關系,高屋建瓴的指導,加上華為人強大的執行力以及豐富的資源儲備、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結合,使得華為大學盤活了。

2014年3月份、5月份,任正非兩次聽取了華為大學建設思路匯報會,并做了講話,本文摘取其中的核心內容,能夠了解任正非心目中的企業大學的方方面面,這些對于我們構建自己的企業大學和培訓中心都具有極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題外話:根據任正非2020年10月16日在C9高校校長一行來訪座談會上的講話,我們可以發現華為已經不叫華為大學了。但是不管怎么樣,任正非對華為大學的建設思路對于我們如何構建員工能力提升的組織和運作都有極大的啟發。

員工培訓中心有兩個部門,一個叫培訓部,一個叫戰略預備隊。華大是不存在的組織,這兩個部門將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稱為“華為大學”園區。不叫華大的目的,防止他們對標正規大學,盲目正規化,增加太多的行政部門。

一、對華為大學的總體要求?華為大學一定要辦得不像大學,因為我們的學員都接受過正規教育。你們的特色就是訓戰結合,給學員賦予專業作戰能力。

華為如何定位、規劃和運營一家企業大學?

二、華為大學的責任定位

華為大學要為華為主航道業務培育和輸送人才,特色是訓戰結合,最終就是要作戰勝利。訓戰結合就是訓練和作戰是一回事。所有訓練的表格要和我們實際操作的表格是一模一樣的,代碼、標識符……也是一模一樣的。華大的賦能要支撐公司文化、管理平臺和關鍵業務能力尤其是戰略預備隊的建設。

三、華為大學的管理架構

為保證華為大學的方向不搞錯,我們在華大上面成立一個指導委員會,我來做指導員,三個輪值CEO做委員,半年開一次會。然后成立校級行政組織由需求拉動供給,片聯代表需求,華大是供給。

四、華為大學的權威來源

華為大學主要以賦能為中心,華大的教學就是要和“客戶需求”相結合,這個客戶就是片聯需要培養作戰隊伍。華大不要擔憂自己沒有權威性,權威性在于你對干部未來的人生出路真實賦能和有推薦的權利。


五、華為大學的預算管理

華大作為輕裝子公司,要簡化管理,獨立核算,可以逐步實驗去矩陣化的管理,首先要保證快速決策;最終華為大學要依靠正確的機制,成為公司所必須需要的組織,并且滾動循環前進,從而走向頂尖。堅持有償服務,基于收支平衡,擺脫羈絆。

六、華為大學的獲取分享制

華大要建立一個正確的獲取分享制,來撬動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兼職講師隊伍需要建起來,在華為是重要的,特別是對訓戰結合模式。華大有一部分專職教師,希望逐漸變成專職的組織教師,而不是自己上戰場的教師。華為如何定位、規劃和運營一家企業大學?

七、華為大學的激勵機制

華大要建立對專兼職講師隊伍真正有效的物質和精神激勵機制。我們一個人最有生命力的一段時間,你講課我是付錢的,第二個你的教案是賣給公司的,我可以上網公開的,你有著作權,但我向你付了稿費,這些都是可以開放的。這樣的話你的教師隊伍將是個龐大的教師隊伍,而不是一個弱小的教師隊伍。

八、華為大學的運營機制

華為大學要依靠正確的機制,成為公司所必須需要的組織,并且滾動循環前進,從而走向頂尖。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機制,華為大學做做就淹下去了。沒有機制,精神是不能永存的。你一定要建立一個正確的機制,很多時候要無為而治。

九、華為大學的主要任務

華為大學只管教學賦能,要培養作戰隊伍。訓戰結合的責任是培養將軍。華為網絡教學平臺會越來越厲害,這個厲害在于案例教學,有親身經歷的人親自講。華大的網絡教育平臺,我主張更開放,華大可以有多個平臺,比如學員的心得平臺,他自己可維護,自己寫的文章要回去修改一下再貼上去,也是可以的。要讓這些案例循環起來,將來我們逐漸把評價分類一下,有些文章大家覺得沒有意義,自然就淘汰了。網絡教學平臺其實是可以做大的。

十、華為大學的教學要求

第一,是要可以推送到代表處去。第二,將來項目合同都可以移動互聯了,教學更應該允許移動互聯。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效率,一定要加強考核的有效性,然后對干部末位淘汰,逼大家到華大課堂上去接受賦能。我們要先渡過這幾年的困難時期,至于未來怎么樣,再討論。


相關推薦

暫無數據